欢迎来到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工作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创新工作室

外委转自营 实现“零”突破——运输公司道岔信号联锁系统改造纪实

发表时间:2022-08-24 07:18:37

在铁路运输史上有这样一句话:“火车没有方向盘,变轨全靠扳道员”,也就是说当一列火车从一段线路行驶到另一段线路时,需要有专人对轨道实施手动变轨操作,这种作业方式需要调度下达计划指令、司机一度停车、扳道员确认进路、手搬设备等一系列操作,每次道岔变动从下达计划到车辆通过需要10—15分钟,最怕的是严寒和大雪天气,道岔一旦冻住,手搬不动,会严重影响机车运行,降低机车作业效率,同时操作人员在线路上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这是十多年前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中的一种模式,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线路道岔控制技术逐步实现了信号连锁控制,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节约了大量人力投入。

通钢冶金区内共有铁路线路 56公里,其中道岔 186 组,为提高作业效率,与铁路运输系统现代化接轨,从 2004 年开始,运输公司陆续通过外委的方式对道岔进行微机联锁改造,至2021年末已经陆续改造道岔175组。

进入2022年下半年,钢铁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公司打赢生存保卫战压力异常巨大,面对困难,公司提出了极低成本运行的经营生产方式,并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了“为生存而战,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运输公司党委把大讨论活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号召全体职工深度挖掘身边的降本关键点,并制定了部分技改项目外委转自营的降本措施。

热轧一、二线路道岔改到轧钢站微机联锁装置中进行集中控制,是运输公司2022年重点技改工程项目之一。以前硬件部分的改造自己干,软件部分都是外委的。为了节约改造成本,运输公司决定,突破自我,外委转自营。运输公司设备管理室铁路信号工程师那海红组建创新团队主动承担起了这个项目。

软件部分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为了尽早拿下这个项目,7月初,那海红着手进行现场勘察,并多次组织团队人员进行研讨设计、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施工计划、制定可行性方案。

多少个夜晚别人都下班了,他们还在工作室对着厚厚的图纸研究着;多少个双休日,别人都在休息,他们还徘徊在线路上对着信号转辙机一根线一根线地排列着。在学习电路设备技术原理时,他们不断摸索,掌握了利用发送器侧面指示灯判断故障位置、通过接收器侧面指示灯判断器材运用状态的方法。通过多次试验,发现电流变化可判断故障点,有效缩短了排线时间。

8月1日,施工正式拉开帷幕。八月的天气炎热多雨,持续高温,对作业在室外的信号检修工来说,工作十分艰苦,到了中午室外温度高达32℃,铁路线上轨温监测数据直逼50℃,手放在钢轨上5秒钟也坚持不了。他们头顶炙热的太阳,脚踏烈日暴晒下的路基,眼前似乎能看到线路上散发出的滚滚热浪。

在进行道岔轨道电路测试作业过程中,这个团队的职工们个个汗流浃背,像刚蒸过“桑拿”一样,为了抢时间,抢进度,他们马不停蹄地对铁路线上的电动道岔、信号灯、轨道电路等进行排线、固定。施工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有序联动,作业区及科室主管领导认真盯守施工中各个环节及安全点,及时处置各类问题,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熟练运用施工技巧,紧张有序开展施工。

时间一天天过去,项目早一天完工,就会早一天投入使用,机车作业效率就会早一天得到提升 ,他们在和时间赛跑……

8月3日,转辙机安装完工;

8月5日,信号机安装完工;

8月8日,轨道电路、电配线、接口柜组合改造完工……

8月10日,经过这个团队十余名职工的奋战,热轧一、二线路道岔微机联锁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并一次试运成功。

“以前,我们冶金区内有20多个扳道房,每个作业班次都需要搬道员24小时轮流守候在道岔旁。那时,接发一台机车包含很多道程序,需要调度依次发布多条命令,多人配合机车司机共同确认,机车两段联合作业,既费时又费力。现在只要鼠标轻点,全程录像可视,机车进路秒通,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了”,车务段调度李世兴说。

热轧一、二线路道岔的自营改造实现了运输公司在这个项目上“零”的突破,成功解决了运输设备升级改造中的瓶颈问题,同时节省外委费用11.8万元。今后,运输公司将陆续对其它的 10组手搬道岔进行改造,进一步助力铁路运输系统智能化、安全化、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