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图片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专题

“硬核”职工:马增毅

发表时间:2021-11-25 15:12:59

在全公司上下围绕近期几起考核通报和10月份经营活动分析会精神开展大讨论活动之际,通自信传来捷报,马增毅成功修复炼钢事业部3号精炼炉两套进口感应位移二级式比例阀,同时,由马增毅主创的“一种网络设备浪涌保护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11月10日,炼钢事业部3号精炼炉由于外部因素导致三套感应位移二级式比例阀中的B、C相两套同时损坏。两套备用比例阀立即替换后,再无备用比例阀,如再损坏一套,精炼炉将被迫停止运行。该比例阀为德国原产设备且设计精密,国内无维修力量,损坏设备需要返回原厂维修或邮寄至国外维修团队进行修复。如购买新设备则最快需要2个月的时间,且疫情期间无法保障设备到货时效。鉴于设备的重要性和时效性要求,炼钢事业部建议委托马增毅创新工作室先行尝试性修复。

11月10日13点20分,两套感应位移二级式比例阀送到工作室后,马增毅在炼钢事业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及设备工作原理反推设备设计框架,通过实物比照绘制出了设备图纸,通过自创的局部大电流加电法对感应驱动电路进行模拟测试,通过近5个小时的研究测试,在18点终于找到正电流负杂波电路击穿导致的设备损坏原因,以及故障点和损坏元件。

由于设备为德国设计及生产,元件均为欧盟厂家内部编号,无法确定元件参数及指标,修复工作仍然无法进行。为尽快修复故障设备,马增毅决定尝试自行设计一套正电流负杂波电路,替代损坏元件。他连夜奋战15小时,在详细吃透设计及工作原理后,成功采用国产元件自行设计了一套正电流负杂波电路,并于11月11日上午9点嵌入到系统当中。

11月11日16点15分,再经过马增毅7个多小时的反复测试验证,证明修复设备运行可靠、稳定,设备成功修复并满足运行条件。11月12日13点20分设备在炼钢事业部成功投运。

此次抢修是马增毅创新工作室推进进口设备国产化替代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为确保精炼炉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为公司节省备件采购资金7万余元。马增毅连续奋战27小时,充分体现出大企工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硬核”作风。

马增毅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解难题的钻劲,源自于对通钢的无限忠诚热爱和对岗位工作的责任担当。“硬核”职工的成长路径,是在承接急难险重任务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淬炼能力。当前,公司经营生产形势非常危急,要想彻底改变现状,需要更多马增毅式的“硬核”职工,事不避难,敢于“知重负重”,善于把问题当“磨刀石”,把干成事当成提升能力的“试金石”,在扭转公司经营生产被动局面的实践中顶得住压力,扛得了重任,完得成使命。